1.婴幼儿期要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开窗助萌手术适合的人群和护理方式?
每次哺乳后,家长应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纱布,擦洗宝宝的牙龈、腭部、牙面。并喂以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含奶瓶睡觉,以免产生奶瓶龋。1岁后应改用口杯。到了3岁,应在父母的协助下学习洗牙。要保证孩子的合理营养,培养咀嚼能力。多食富含钙、磷等元素的豆制品和牛奶等食物。对乳牙列的保护极为重要,家长切勿轻视、忽视。
2.儿童期要做口腔健康教育
这一时期为混合牙列期,为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持终身口腔健康打下牢固基础。应在家长、学校老师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孩子进行口腔卫生教育与指导,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对于一些较深的牙面窝沟并符合适应症的,可采取窝沟封闭、氟化物防龋等一些特殊措施。
3.青少年期要定期口腔检查
此时恒牙虽已萌出,但牙根尚未完全形成,且牙齿没有完全矿化,所以对“六龄牙”的保护极为重要。如果牙列不齐、口腔卫生不注意,极容易产生青少年牙龈炎等齿病。这一时期是牙列不齐进行矫正的关键时期,而早期诊断、治疗、定期口腔检查十分重要,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4.中年期要警惕牙周病
人到中年,牙龈逐渐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牙齿脱落。不良的卫生习惯会对牙齿产生不良影响,邻面、根面、牙颈部易发生龋,且不易察觉;食物嵌塞,不恰当的洗牙方式及用牙签剔牙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楔状缺损、牙周损伤及牙本质过敏。近年有报道,烟、酒对牙龈也有损伤。所以应注意口腔卫生、纠正不恰当的洗牙习惯,同时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牙线祛除邻面菌斑、戒烟戒酒、定期到牙医那里洗牙,清理牙石,保证牙龈不受牙石刺激而萎缩,是中年期防止牙周病的首要前提。
5、老年期牙齿健康更重要
“人老应该掉牙“的旧观念,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正确认识而逐步改变。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为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者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康复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人牙缝较宽、牙齿稀松。光靠洗牙,还不足以保持牙齿清洁。在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使用牙线洁牙,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牙菌斑。老年人的自我口腔保健活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些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进行的特殊口腔护理,包括洗牙、洁牙、剔牙等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老年人应多吃一些粗光纤的食物对牙齿及按摩牙龈也有很好的效果。
误区1、洗牙破坏牙齿;
误区2、毛多、毛密的牙刷好;
误区3、吸烟能杀灭口腔细菌;
误区4、嚼口香糖就不用洗牙了;
误区5、拔牙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误区6、泡沫多的牙膏就是好牙膏;
误区7、乳牙迟早要掉,不用管它;
误区8、磨牙不能横着刷,要竖着刷;
误区9、人老了就要拔牙,这是自然现象;
误区10、牙病要不了命,大不了拔了就行;
误区11、牙齿好坏是天生的,我无能为力;
误区12、洗牙时出血要停止洗牙并赶快看牙医;
误区13、刷完牙要尽量用水把嘴里的牙膏漱干净;
误区14、牙膏不能老用一种品牌,要经常换着用。
美可普专家温馨提示: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专家在线交流。
那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该怎么护理口腔呵护牙齿呢?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洗牙不是刷的次数越多越好,一般的情况是早晚洗牙,午饭后我们可以漱口。要把牙齿磨成如珍珠白需要两分钟,但许多人只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草草结束。可以试着用播放一首歌的时间,或是电视广告的时间洗牙。
牙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良、传染病、高烧、重病,会使牙齿的釉质发育不全和钙化受到影响,牙齿会变黄而松脆,这种情况下的牙齿表现为釉质失去光泽、不透明,可呈黄褐色,重者可使牙齿表面粗糙斑点状,外形不完整,常左右对称,发育因素导致的牙齿营养障碍引起钙化不良,反映的是过去的健康状况对牙齿的影响,后天补充钙、维生素D已毫无意义。
牙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其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洗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编辑3001)